返回列表 發帖

從經濟學角度看自由行

從經濟學角度看自由行

從經濟學角度看自由行
Dec 2nd 2013, 11:42, by 經濟軒 Justinceo

林鴻達攝



如果我說用經濟角度去討論自由行,讀者們必定以為我是完全贊成自由行沒有上限,愈多愈好,好處當然又是那些:振興經濟、推動長遠持續的經濟發展、帶旺本港旅遊及服務性行業等等。但可是,筆者我是用「經濟學」的角度去討論,某程度上,效果剛剛相反,我認為應該為自由行的旅客量定一個上限。

自由行沒錯為香港帶來經濟發展,可是從另一角度去看,它無疑帶來種種壞處。在經濟學裡,用「負界外效應 (negative externality)」去說明香港自由行的情況是最好不過。負面界外效應指出,甲方在生產過程當中對乙方造成損害,但沒有作出賠償,即社會和私人邊際成本出現分歧,造成市埸失效。當然,字面上,理論往往是令人痛心疾首,難以明白,但作為一個經濟學者,我的工作是將理論用簡單的例子去說明和解釋。

簡單去解釋一個理論,用生活的例子往往都是最好不過。香港現時的自由行情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大量的自由行旅客到港消費,本港的商店得益,但當中造成多損害卻是太多了,例如人多擠迫、交通阻塞、因需求不斷上升而造成的物價上升、生態環境污染,多不勝數。這些事情對香港市民來說,實質上和心理上都帶來一定的影響。自由行的旅客在港消費,他們付出了金錢(私人成本),但也對香港這個社會造成上述 所說的損害(界外成本),而這旅客們都沒有提供賠償給我們香港市民,而這個就是「負界外效應」。


當然,有人會認為,旅客在消費的同時,帶動本港經濟發展,讓本港的企業帶來利潤,當中包含了上一段所題及的「賠償」。但在現時的情況來看,最近幾年本港經濟沒有突出表現,市民也無法享受甚麼特別的經濟成果,相反,過多的旅客造成的社會損害卻是有目共睹,日益嚴重。最近,本港在「全球最失望的旅遊熱點排行榜」中更因為人多擠迫而榜上有名。過多的旅客對香港長遠發展確實是弊多於利。

雖然香港是全球首屈一指奉行自由市場的地區,但我們也不應該單單只從金錢利潤去考慮所有的事情,我們也要在經濟學上的效率原則去作出考慮。當然,以上所述的所有社會損害難以從金錢角度去評估,但如果 要長遠解決以上的問題,對自由行的客量作出一個上限是必須的。更何況,在作出上限後,有可能改善香港在國際上的評價,讓更多有質素的外國人來港投資移民,甚至在港上市掛牌,開設業務,提供更多就業機會,改善失業情況,似乎比起自由行更有經濟得益。


對於處理自由行旅客數目的上限問題,政府必須嚴緊處理,怎樣才算是一個有效率的上限數目呢?雖然我手頭上沒有數據,但是有些東西大家也有共識,就是要盡量減少低消費的群組到港旅遊。根據資料,大陸旅客平均消費遠比歐美旅客低,假設每位旅客帶來的社會損害是一樣,那減少低消費的大陸旅客有助拉近私人成本會社會整體成本的差距,簡而言之,社會經濟得益與社會損害的比例得以改善。

如何挑選比較高消費的大陸旅客?事實上,透過入境收費可以減少從內地來港的旅客數量。當然,這個收費必須比較有效率,不能定得太低,也不能定得太高。政府首先要了解香港這個城市的負載能力,來控制旅客的數。

收費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,假如有兩個旅客,A君打算在港消費100元,B君打算在港消費100000元,假如入境收取的費用是1000元,這已經是A君打算的10倍;但只是B君的1000分之1。A君可能會因此而放棄到港旅遊,B君則繼續來港,而假設兩人帶來的社會損害是一樣每人$5000。
沒有收費時,本港的得益= 100+100000 – 2(5000)= $90100。
有收費時,得益 = 100000 – 5000 = $95000 (不含稅)。

在這個例子來看,減少旅客為本港帶來的整體好處還要多,當然,在現實生活當中,對社會的損害難以用金錢來評估,再者不同行動帶來的連鎖反應卻是難以預測,所以這個例子只能當作一個參考及思考模式。


聖誕節過後,一年一度的內地春節將會到來,香港的負載能力又會成為一個考驗,希望香港政府可以深入檢討,並作出長遠對本港有利的解決方法。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