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發帖

消失的街道

消失的街道

消失的街道
Dec 2nd 2013, 01:29, by Aqua Tsang

所謂街道文化,其元素是街頭店鋪。假如街頭店鋪消失了,或趨單一化,便是社區死亡之時。而觀乎香港現在的城市規劃,只能說這是一個大魔頭。

請回想一下,以前的香港跟現在的香港有甚麼分別?就是街道文化不斷消失。這種消失是明顯的:首先,香港的新市鎮,按照城市規劃,很多時都沒有足夠數量的地鋪,你只會看見商埸及屋苑;其次,市區重建令舊區附迎的街道文化都變成現代的高樓建築,連鎖店鋪及跨國集團漸次取代本土社區的多元小店,並換成以商埸為主的社區。你以前有的士多、小食店、茶餐廳,全都消失了。所謂街道文化,最主要是有街頭店鋪,假如街頭店鋪消失了,或趨單一化,便是社區死亡之時。這種劣質的城市規劃是地產財閥跟政府互相勾結,共同扼殺香港人社區的手段。


(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See-ming Lee 李思明 SML)



新市鎮本來的設計是好的,在大埔、沙田或荃灣等等第一二代新市鎮,好多時都新舊兼容,雖然都是以安置大量的市民為主,但設計上則將心比己得多,有舊社區的保留,尤如大埔的墟市,和沙田裡大圍的村屋。這些村屋,多年來不斷有人遷入、發展、擴張,自成一角,是自然聚集而生成的小社區,不是「先有樓,後有人」,而是「先有人,後有樓」。因此,即使這等新市鎮之間的區間是割裂的,但也有充足的交通工具連接互補,方便通勤。當中,以荃灣這個新市鎮最為有街道文化的,街道上人頭湧湧,好不熱鬧,又有各式食肆,也有各種不同的樓宇,而非地產商新建成的一個個屋苑。

但到後來的新市鎮,卻是跟原先的計劃南轅北轍。新落成的新市鎮,都是以道路為藍本,再在道路間的空置地方,劃為樓宇、工業區或其他地方。換言之,是先建道路,後建高樓,以最方便、最能疏導交通的規劃為先。然而,新市鎮的出現,多配合鐵路發展,而鐵路,就是香港街道文化的鬼門關。鐵路上蓋必為物業,而物業必附帶商埸。在各個不同屋苑的商埸,以天橘連接,好處是方便,壞處則是架空了市民的生活空間,日常生活的地方便只能使商埸,而不能自由聚集於街道上,街頭文化遂不能形成。這樣一條龍式的生活,就成為地產霸權鎖住港人心靈與肉體的鎖鏈。


(photo via cc Wikimedia Commons user Wing1990hk)



既然香港人全都是空中生活,那麼生活埸景也再不會是街道。街道店鋪會逐漸減少,特色衰退,活力消減,只剩一些連鎖式大集團開店。街道文化便會變成了一潭死水,毫無活力與創新可言。

香港剩餘街道文化的地方不多,新近的新市鎮基本上無街道文化可言,尚存街道文化的地方,以舊區為主:旺角、深水埗、土瓜灣、觀塘、灣仔、上環為主。這些舊區,或許尚未有鐵路,或許尚未有甚麼大形屋苑落成,仍然保存住豐富的街道文化,街頭店鋪林立。社區內的居民生活空間仍然以街道為主,人群在街道聚集,也是公共空間,市民尚有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因此活力生生不息。就如旺角,因為人的活動空間不集中在商埸內,而有大部分都在街道之中,所以街道文化旺盛,活在充沛,日新又新。不斷增添的新事物,成為滋潤原本社區的元素。


(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Nate Robert)



在不少的社區之中,本來也有街道文化,只是太殘舊,令政府多了一個藉口去清除這個社區。香港的街道文化現正不斷侵蝕,侵蝕到一個程度,我們根本未有意識。荃灣西那一邊,已經建成了幾個新的屋苑,開展了新一輪的滅街行動;觀塘裕民坊又要清拆了,將來會用新的商埸的取代。如何重造一個具有活力的社區,而不是以商埸壟斷,這是需要每人都意識到的問題。

每一件物品也有一個故事,一段經歷。可是我們要懂得取捨。

就如哪所房間,收藏了很多。隨心撿拾。這件是某次旅途的記念品,哪件是某好友的禮物。掛的幾列,精品無數。數十丁方,回憶滿載。可是哪裡能安樂的座座躺躺呢?沒有。怎辦?

房間和社會也要改變,也要取捨一些。還是先解決生活問題才好談保育。

TOP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