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發帖

[轉貼] 換最多工作或情人,8年後反而是最不快樂,為什麼?

[轉貼] 換最多工作或情人,8年後反而是最不快樂,為什麼?



幾年前曾有一篇報導,由史丹佛大學做的研究刊於九月號《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Psychology》學術期刊,學者在八年前找了132位MBA的學生,趁他們還沒畢業的時候,問問他們對於未來職場的展望?這種研究可想而知,有些人一定是對自己抱持著比較樂觀、正面的展望,有的人則對自己是比較悲觀、負面的;有的人認為工作以後薪水一定會「節節高升」,有的人則認為薪水不會升得這麼快、挑戰還很多。

四年後,學者找回這一批樂觀與悲觀的MBA學生,結果發現,當年比較「正面樂觀」的同學們,竟然平均每人在這四年中換了高達四份工作,也就是一年要換一份工作,這真是非常的驚人的換工作頻率!

反觀當年,比較悲觀、沒自信的人,在這四年中,竟然平均只換了二個工作

有趣的是,就這樣又過了四年,也就是距他們當初畢業的八年後──

八年後,學者再次找回這一批樂觀與悲觀的MBA畢業生,樂觀的人換了一大堆工作,而悲觀的人只換了一點點工作,這時候,學者再一次拿出當初的問卷,測量一下這一百多位同學們對於現在人生的滿意度,竟然發現,悲觀的人「後來居上」,竟比樂觀的人活得更好

WHAT?怎麼可能?

狀況竟然「反過來了」,原本樂觀的人變得傷心了,而原本悲觀的人變得開心了!

這八年的研究,到底是在告訴我們什麼?

背後可能暗示著很重要的格言,你可以說,它默默的揭破了社會太開放之中最大的謊言:

一、世界上根本就沒有Dream Job(滿意的工作):你常換工作,可能是因為太傷心,或是因為太貪心,總之,你一定有足夠的自信去「想像」下一個工作會更好,才敢換工作!但這個一百多人的八年研究告訴我們,有可能,平均來看,我們都是錯的!世上根本就沒有符合我們要求的那種完美工作!我們根本就是像是馬在追頭上的胡蘿蔔,或是狗兒在追自己的尾巴,我們永遠都追不到!

二、常常換工作的人低估了「常常撲空」的殺傷力:嗯,你會說,世上沒有Dream Job,你知道!但是沒關係,一直換,換到「比較」適合自己的,就ok了!但我們在「追夢」的時候,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──不斷的「追夢」,就表示我們也是一直在「撲空」;我們自以為追夢少年多麼浪漫,但大大忽略這過程中不斷的「撲空」對自己的負面影響,這種不斷而來的挫折感,讓自己的傷心,默默的開始累積下去,隨著你的夢想,一步一步的在你的身後累積成一股龐大的怨氣。

三、愈被殺傷,反而還愈繼續換工作:你說,好,一直撲空你不怕,但接下來就是最可怕的事了!人們對夢想有不同程度的「毅力」去追逐,愈正面樂觀的人,他對夢想的「毅力」就愈大,就算一直「撲空」也一直能持續下去,但,也因此反而讓他真的會不斷的自我去「撲空」,直到彈盡糧絕、沒有力氣為止。八年是很久的一個數字,在八年中,這些MBA學生要結婚生子成立家庭,原本樂觀的已經都「沒力氣」了,所以才會在八年後的研究中呈現一片的「悲哀」。

天啊!意思是說,你愈樂觀,愈有可能進入一個無止境的循環,尚且就稱它為「樂觀撞牆循環」,說它「謊言」可能言重了些,應該說,這是樂觀的人,在現代這種開放的社會裡,自己的「宿命」,而這個宿命,那些樂觀的人看不到,反而只有以下兩種人看得到:

第一種人:本身悲觀的人,一開始就猜到。

第二種人:已經成功的離開這個循環,不需要在其中繼續換的人,回過頭來才看到

請注意:如果將以上文章的「工作」二字,替換成「愛情」二字,不也是一樣的道理!看到許多朋友,異性朋友一換再換,不斷的在找尋更好的對象,在某程度上那表示他/她有足夠的自信,也藉由找到更棒的愛情不斷的印證了自己,但也因此反而一直「定不下來」,換句話說,就和換工作一樣,對未來未發生的事情過於樂觀,一致於一直不滿意「現在這一位」。

永無止境的追尋,卻忽略了「撲空」的挫折,一次又一次,自己的耐心也在默默的損耗當中!可怕的是,如果此人真的太有信心?那麼他會更無止境的去「撲空」,直到那種挫折感已經大到無法避免,他才轉頭一看,發現身邊的人每一個人都比他快樂,而他原本是最樂觀、最陽光、最有未來的,八年後,他卻是最落魄的

這是多麼有趣的事。從前人的束縛較多,大部份的人,沒有這種「多換多看、多換看看」的權力。現在你什麼都可以「換」,看不慣就換,換一個來試試看,愈樂觀的人,反而愈容易陷入這樣的「陷阱」,在老後,才徹底的悲觀了。

你樂觀,對工作是好事,但工作不會同等的對你,你可能因為你的樂觀,你反而會愈來愈難過、愈來愈傷心,總有一天你的樂觀會變成悲觀,到時候已經「來不及了」!

研究的學者講了一句話很好:想要人生滿足,不是拚命去「追」(pursuing unrealistic ideals),而是調整「滿足的定義」(managing expectations),古諺說:「知足常樂」,但人們是不懂得知足的,除非跑到自己腦袋裡去修修改改一下,將「知足」的定義不要訂這麼高。
這份研究讓我們有了不太一樣的思維,可以重新審視你的樂觀,或許,它應該再收回一點點,不要被現代社會的自由給失去了你難得的樂觀與自信,丟掉了該得的幸福與快樂。

來源:『Mr.6 網路趨勢報』及『Mr.6部落格』:換最多工作或情人,8年後反而是最不快樂,為什麼?

Mr.6簡介
「Mr.6」的本名為劉威麟,身兼公司負責人、作家、創業家,美國史丹佛電機、管理雙碩士,14歲移民加拿大,而後移居美國矽谷,互聯網經驗超過15年,出版12本書,返台後投入創投與網路產業,2006年6月6日開始Mr.6部落格,並於五年前與矽谷創業成功賣出公司的弟弟劉威廷共同經營「Mr.6行銷團隊」至今,繼續深耕最愛的網路產業,助企業挑戰更高效益的網路行銷解決方案。

後記:
雖然Mr.6是說了很多複雜的概念,但以我的理解他表達的東西不外乎這幾個:
1. 何謂「知足」?我們應該怎麼去定義呢?
2. 何謂「樂觀撞牆循環」?我可能不太認同他的看法,以我的理解他可能是想說常見的思想陷阱。

常見令人沮喪的思想陷阱
一、以偏概全:以單一或少數同類事件作基準,為其他情況下結論。這些人常用「一定」這種過分肯定的字眼。
二、非黑即白:認為任何事只有兩個可能:對與錯,好與壞。這種極端思想模式容 易令人把事情過分簡化,並影響人對自己及對別人的評價,及不斷 怪責自己或別人。
三、自我責備:這些人認為無論發生甚麼事,都是自己的錯,把所有不愉快的事都扯到自己身上。這種人既敏感又自責,經常和別人比較,最終覺得 自己一無是處,產生不必要的痛苦。
四、胡亂猜想:還沒有充分理據時,就以為能完全掌握別人的想法,只憑直覺便妄下結論,往往使人不再用心聆聽別人,造成人際關係疏離,增加情緒困擾。
五、捨長取短:無論遇上什麼事,總向壞處想,並把後果預計得極其嚴重,認為最壞的情況必會發生,令自己產生不必要的擔憂及沉重壓力。

3. 其實本主題我估計是想帶出一個比較明顯的『自動化思考』的謬誤。

自動化想法.doc

Epictetus: “Man are disturbed not by things but by the views which they take of them”
—人們不是被外界事件所困擾,而是他們對事件所採取的觀點困擾著他們—


自動化思考的重要性:

(一). Beck早期從事精神分析治療時,發現當事人在自由聯想的過程中,未說出的部份常是問題的關鍵。Beck認為這些未被說出的想法,不是因為當事人抗拒或防衛,而是他們未覺察到這部份的思考。個體必須練習才能學會注意自己的思考。這些想法的出現自動而快速,若不留意它很難被覺察,稱其為「自動化思考」(曾瑞真)。

(二).認知治療的目標在於改變自動化思考的方式,以及進行基模(schema)重整的工作。信念與思考歷程的改變,往往會改變感受和行為。

其基本步驟
1.找出“automatic thought”
2.個案列出支持automatic thought的證據
3.個案列出反證
4.形成新的認知

PS 其他部分有興趣的就自己下載那個doc看看吧...

TOP

返回列表